时间: 2021-09-16 08:45:04 来源:雅安日报
□ 黄芳
腰痛属于中医的“痹症”,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,多以长时间坐姿不良者或体力劳动者居多。本类型患者在农村最为常见。患者一般发病前有剧烈运动、劳累、体位姿势不当、反复腰痛的病史。患者长期劳累太过,腰部持续用力,或长期体位姿势不当,或腰部承重后用力不当,腰部经络气血劳损致腰部肌肉紧张,腰部韧带筋膜的纤维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劳损,深部毛细血管破裂、出血,瘀血聚积肌肉组织内阻碍经络。淤血阻碍经络发生腰痛。或久病患者,长期久坐,气血运行不畅,均可出现腰部气血壅滞,经络不通而出现腰痛。所以临床气滞血瘀性腰痛最为多见。
1.临床表现及诊断:患者多感腰部酸痛,局部有刺痛。疼痛自腰部向臀部、大腿后方、小腿外侧直到足部放射;常伴肢体关节肌肉酸痛无力,活动加剧,屈伸不利等症状,并且疼痛有定处,拒按,僵硬,常伴有下肢麻木,酸胀,少气乏力,舌质淡红,苔薄,脉濡缓或弦涩。查体:腰部压痛及臀部压痛,下肢局部有压痛,直腿抬高实验阳性。x线照片多显示腰椎退行性改变。ct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。
2.治疗:主要是活血化瘀,理气止痛。临床上可以用中药身痛逐瘀汤随症加减。药物组成:当归、川芎、地龙、桃仁、红花、没药、牛膝、五灵脂、香附、桂枝等。同时可以配合针灸选穴:肾俞、大肠俞 、委中、夹脊穴、 阿是穴、足三里、 阳陵泉 、血海、 三阴交 ,并加用腰部及臀部拔罐及中药敷贴。腰痛治疗除上述治疗外,可以结合中医辨证施治,用散剂、蜜丸等剂型,以便患者长期坚持治疗。个别腰痛(椎间盘突出严重)中医疗效不佳者,可采用手术治疗。
3.中医调理:腰痛缓解后,平时不能久坐久站,多休息,可以适当散步活动下肢,并可用活血化瘀中药熏洗足部后按摩腰眼及委中穴,腰眼位于第四腰椎旁约3.5寸的凹陷处,而膝关节后方腘窝横纹正中点处为委中穴。手臂往后,掌心向前,用拇指的指腹按摩腰眼及委中穴,一般按摩至酸胀为好,持续按摩10分钟左右,每天3次。可起到通络活血,止痛解痉,强腰补肾的作用。
总之,腰痛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,结合西医各种检查和辅助治疗,可以很快明确诊断,合理运用中医起到活血止痛,通络舒筋的作用,缓解疼痛,缩短疗程,提高治疗效果,对腰痛治疗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,值得临床医学开展、推广。
(本文作者系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中心卫生院主治医师)
审稿:程普 白雨锶
责任编辑:郭涵
来源:雅安日报 日期: 2021-09-16 08:45:04
编辑:郭涵
北纬网 凯发k8手机娱乐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: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(18980172300)律师
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yarbs#beiww.com(请将#替换为@) 举报电话:0835-2350262 17781610663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-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