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22-06-08 14:47:12 来源:雅安日报
我市某企业生产车间内,工人正在检查机器设备
近期,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,先后为中小微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纾困举措。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,金融业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和要求。所以,如何将金融“活水”引入实体经济,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,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,就成为我市各金融机构发力的重点。
截至4月末,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0.06亿元,同比增长23.13%,利率较年初下降0.37个百分点。其中,全市银行业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.46%,批发零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2.5%,建筑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.19%。
信贷支持力度不减
金融服务保障“不断档”
近段时间,各项纾困措施密集落地,大大增强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。而纾困措施的重点之一,就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,持续完善中小企业金融供给,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、降低融资成本。
“6·1”芦山地震发生后,芦山县某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按下“暂停键”,急需流动资金购买抗震救灾物资,进行道路边坡治理。四川银行雅安分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紧急召开相关会议,启动应急救灾贷款绿色通道,快速完成贷款审批流程,仅用16小时就为该企业发放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。
另一边,农行雅安分行在了解到我市一家小微企业因受地震影响,端午节期间景区、酒店订单退订率较高,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后,当即提出通过延期还本付息、下调利率手段支持企业纾困。方案确定后,省、市、县三级银行迅速联动,将企业在该行存量贷款利率进行下调,为企业直接节约利息支出约20万元,切实帮助该企业解决了难题,提振了发展信心。
此外,工行加大信用信贷产品创新和投放,向我市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放线上信用贷款300万元,有效解决了该公司无担保物的融资需求,同时在免收抵押评估费、登记费等费用的基础上,实施优惠利率;建行对小微客户增加押品范围,对信用卡客户开通紧急调额绿色通道,100%减免受灾客户相关手续费;雅安市商业银行单列支持芦山、宝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信贷规模12亿元,开辟抗震资金结算、现金服务和贷款审批绿色通道,保障金融服务不中断;农发行开通绿色服务通道,快速完成向芦山县某养殖业龙头企业3190万元授信,已发放2567万元贷款;芦山联社针对灾区企业和群众金融需求,创新推出“安居·纾困贷”“安居·住房贷”“安心·养老贷”等信贷产品。
截至6月6日,全市各银行机构向灾区企业授信3亿元,已发放抗震救灾专项贷款1.5亿元;已走访、回访灾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223户,完成授信243户11552.32万元,发放4234.32万元,办理应急救灾款项划拨212笔合计5252.03万元。
加速政策落地落实
切实为市场主体纾困
为认真贯彻全国、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会议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,全市金融系统靠前发力,创新举措,强化引领,助力稳住全市经济基本盘和灾后恢复重建。
市金融工作局、雅安银保监分局、人行雅安中支制定落实稳住全市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、金融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恢复发展十条、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旅行社纾困发展措施等,组建金融支持稳增长工作专班,建立稳经济保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定期报送机制,加强协同推进,发放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,并加大政策宣讲推介力度,促进同向发力。各银行保险机构结合实际,细化落实工作措施,推动政策落地落实。
指导机构主动跟进全市525个市重点项目、40个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工程、重大项目等,按照“一项目一专班一方案”做好融资保障,创新金融服务产品,加大信贷投放力度、加快信贷投放进度,推动项目早开工早落地。市金融工作局、雅安银保监分局、人民银行雅安中支于6月2日即联合印发《雅安“6·1”地震灾后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措施的通知》,指导全市银行保险机构有序开展灾后重建。
通过召开融资对接会、座谈会、走访调研、监管通报等方式,持续督导银行保险机构不折不扣落实助企纾困解难政策,加大对文化旅游、交通物流、餐饮住宿、公路等特殊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,不断激发市场活力。
联合开展“政银企”联动促消费攻坚行动,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“游雅安、品美食、欢乐购”促销活动,通过政府消费券与银行优惠券同步发力、同频共振,给予消费客户更大优惠力度。各机构发挥自身优势,开展“爱购周末”消费满减活动、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带货、云闪付7折坐公交、加油满减等活动,进一步拓宽优惠覆盖面,激发群众参与热情,驱动消费金融加速增长。
指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、创业补贴政策。截至4月末,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96万元,其中个人贷款5276万元,直接扶持创业342人。
记者 蒋阳阳
审稿:程普 白雨锶
责任编辑:郭涵
来源:雅安日报 日期: 2022-06-08 14:47:12
编辑:郭涵
北纬网 凯发k8手机娱乐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: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(18980172300)律师
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yarbs#beiww.com(请将#替换为@) 举报电话:0835-2350262 17781610663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-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